居民电子健康卡条码识读终端应用解决方案
一、行业背景
居民健康卡是国家卫生信息化“46312工程”框架提出的基于电子健康档案、电子病历和三级信息平台,实现医疗卫生服务跨系统、跨机构、跨地域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所必须依赖的个人信息基础载体,是计算机可识别的CPU卡。随着智能卡应用逐渐从“线下实体”往“线上虚拟”加速转型,推进安全、可信的居民健康卡虚拟化应用建设,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身份认证服务,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的“电子健康卡”(国家居民健康卡)登录历史舞台。2018年12月21日,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对外发布《关于加快推进电子健康卡普及应用工作的意见》,强调全面实现实名制就医和医疗健康服务“一卡/码通”,鼓励以电子健康卡作为“互联网+医疗健康”服务和“三医联动”的入口,推动电子健康卡与电子医保卡、电子银行卡的“多卡/码合一”集成应用,结合建设区域共享网络支付平台,支撑基本医保、商业健康险及金融支付等医疗费用一站式结算。
国家卫计委人口健康信息化“十三五”规划“46312”工程
二、行业现状
1、就诊卡:
1)就诊卡变成“就扔卡”,人均持卡多张,浪费严重;
2)就诊卡是“鸡肋”,该排的队一步不少,流程优化没发挥作用,跨院就诊不能一卡通,多卡在手增添麻烦且容易丢失;
2、居民健康卡:
1)居民健康卡在全国的发行取得一定进展,应用服务渐趋丰富,便民效果初现;
2)依托金融机构受金融政策影响大,资金难以保障;
3)已发卡活跃度不足,持卡就医率低;
4)兼容性差,与医院就诊卡及医保卡的发放存在冲突;
5)自助机、过程扫码设备扫描屏幕码、纸质码体验差,降低患者使用的积极性;
3、系统:
1)无法支撑互联网医疗线上应用;
2)机构间、地域间、系统间不通用;
3)无法关联全生命周期电子健康档案;
三、电子健康卡”应用模式
电子健康卡是由国家卫健委按照全国统一标准发放的就诊服务卡,关联市民的个人信息、身份证、医保等信息,相当于一张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“健康身份证”可通过线上APP、公众号、小程序或者也可以通过线下窗口和自助机申请电子健康卡二维码。
这个二维码可以进行包括预约、挂号、排队、看诊、检查检验、缴费、看/打印报告、取药、住院、输液、查健康档案等等,实现医疗服务全程“一码通”。
门诊流程
住院流程
四、产品推荐
作为整个应用流程关键部分的电子健康卡二维码的识读终端,推荐使用以下符合相关行业技术规范要求的产品。
1、手持式条码扫描设备
东信智能二维有线枪QR-T20、二维无线枪QR-T20D是采用国际领先的芯片化智能图像识别技术的二维影像条码扫描器,可以读取所有一维条码及通用二维码。有线枪支持RS-232/USB 接口,无线枪采用2.4GHz频段,在30米范围内可随扫随传,性能充分满足了各类扫描应用环境的需求,如超市和便利店的零售收银、支付、自动化办公与文件管理、邮件与包裹的收发与分配、也能用于工业流水线、DPM码扫描等等应用。
2、固定式条码扫描设备
东信智能QR-M70MINI是一款为移动支付而设计的桌面平台,采用全球领先的影像拍照式光学技术,拥有出众的的条形码扫描和数字图像捕获功能,可应用于证卡识读、条码支付、客户服务售票验窗口、团购验证、收银设备配套等场合。可识读各类主流一维条码及标准二维条码。针对屏幕条码做特殊调校,可适应低亮度及各类贴膜的大数据屏幕条码;针对纸质码在低亮/高亮度环境下能快速识读各种变形、污损等条码。
3、自助终端
东信QR-M20条码识读引擎是一款基于智能图像识别技术,轻薄的工业设计理念相结合,它可以方便的嵌入各种 OEM 产品(包括手持式,便携式,固定式条码采集器,城市交通、多功能扫码终端及各种自助设备等),同时尽可能多的提供更加丰富软硬件二次开发功能。提供更高的性能与可靠性的同时,为其他集成技术提供更多的设计空间。
可识读各类主流一维条码及标准二维条码。针对屏幕条码做特殊调校,可适应低亮度及各类贴膜的大数据屏幕条码;针对纸质码在低亮/高亮度环境下能快速识读各种变形、污损等条码。